讲座题目🚌: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Molecular–Scale Electronics 主讲人:郭雪峰 教授 主持人🤷🏼♂️:史学亮 研究员 开始时间:2019-11-16 14:30:00 讲座地址:中北校区化学馆A205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郭雪峰,北京大学教授、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和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01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4~200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入职北京大学🧑🏻⚕️。主要从事分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发展了制备稳定单分子器件的突破性方法👍🏼,构建了国际首例稳定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器件,发展了单分子电学检测新技术,开拓了单分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新领域🧹。已发表包括2篇Science在内的SCI论文160余篇(IF>10🤘🏿,70余篇),引起了科学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Scientific American、Nature🧑🏼、Science等期刊和媒体以不同的形式亮点报道过25余次📀,应邀在Chem. Rev.🧜、Nat. Rev. Phys.、Acc. Chem. Res.和Chem. Soc. Rev.等国际权威期刊上撰写邀请综述多篇🖖🏼,表明这些工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是世界上能开展单分子电子学研究为数不多的几个代表性课题组之一。授权和申请国际国内专利14项,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科学探索奖等奖励💇🏽♀️。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项目、重点项目。 报告内容♏️: 郭雪峰教授主要从事分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发展了制备稳定单分子器件的突破性方法,构建了国际首例稳定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器件,发展了单分子电学检测新技术💇,开拓了单分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新领域🐍。这次报告郭雪峰教授将详细介绍制备分子电子器件的方法,使用碳纳米材料⏸🙆🏻♀️,如单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作为接触点🎞,利用电子束曝光和氧等离子体刻蚀等微纳加工工艺制备边缘羧基修饰的两代碳基纳米间隙点电极,通过与末端为氨基的分子发生反应🪲,形成酰胺共价键为接触界面的“石墨烯-分子-石墨烯”异质结🏄🏼♂️,保证了器件的稳定性与良好的导电性,解决了器件稳定性差、制备困难的核心问题🍰。展示了基于单分子器件的电学检测平台广阔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