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从GIS到虚拟地理环境的认知转变 主讲人:林珲 教授 主持人:刘敏 教授 开始时间🟫:2019-11-29 15:00: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A304 主办单位: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报告人简介: 林珲,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8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83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1987年获美国布法罗大学文学硕士🚵🏿♀️,1992年获布法罗大学哲学博士。林珲1993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学系陈述彭地球信息科学教授和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2019年,林珲出任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多云多雨地区遥感、虚拟地理环境、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担任过“973”计划、“863”计划等30余项国家和香港特区政府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以及中欧“龙计划”等国际合作项目的中方首席科学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合作撰写了12本学术专著。1992年获选为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科学学会(CPGIS)创会主席。目前,林珲还担任了中国国家航天局绕月探测科学专家委员会以及国家空间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联合国亚太经社会遥感🥉、GIS、卫星导航工作组香港联络处负责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空间中心科学委员会委员。于2012年起担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亚洲遥感协会杰出贡献奖🙎🏻♂️,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米勒奖🚶➡️。 报告内容: 报告从地理信息科学(GIS)的发展🐨🪬、争论开始🧑🏻🍳🎉,总结了实验地理学研究的认知发展历程🕒。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地理大数据浪潮的历史机遇🧑🏿⚖️,“虚拟地理环境”研究得以兴起,为模拟和分析复杂地学过程与现象、地理知识获取🧦、地理问题求解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报告进一步阐述了加强“虚拟地理环境”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报告对未来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实验地理学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报告从地理信息科学(GIS)的发展✦、争论开始,总结了实验地理学研究的认知发展历程。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地理大数据浪潮的历史机遇,“虚拟地理环境”研究得以兴起👳♂️,为模拟和分析复杂地学过程与现象👎🏼、地理知识获取、地理问题求解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报告进一步阐述了加强“虚拟地理环境”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报告对未来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实验地理学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