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拓扑蛋白质的细胞合成💁🏿♀️、表征及应用 主讲人:张文彬 教授 主持人🧔🏿♂️:王威 研究员 开始时间:2020-07-30 13:30:00 讲座地址:腾讯会议 ID🙍🏼♀️:192 668 365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𓀏: 张文彬,1981年11月生🚶🏻,于2004年和2010年分别获北京大学学士和美国阿克伦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阿克伦大学和加州理工做博士后研究🤶🏿,并于2013年8月加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自独立开展工作以来,以“精密结构高分子”为中心,对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和自组装做了积极的尝试和深入的研究😼,致力于通过结合生物大分子和合成大分子的设计理念和独特基元,发展具有精密结构的非传统高分子,实现对其化学结构和物理结构的精准控制🏃➡️,以发展相应的功能材料。至今为止,已在Scien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Cent. Sci., Giant, Macromolecules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共126篇,其中98篇为第一或通讯作者,总他引3000余次👮🏿♀️。曾获日本化学会杰出讲座奖(2017年)。
报告内容𓀅: 蛋白质的体内合成受基因调控,其主链结构多为线性结构🧕🏽。具有非线性复杂拓扑结构的蛋白在大自然中较为少见,大多与特定的功能优势相联系。张文彬教授致力于拓展蛋白质的拓扑结构,以探索拓扑结构的构效关系以及生物医药应用。利用可基因编码的多肽标签-蛋白质化学反应📷,通过合理的设计及与蛋白质折叠的结合,合成了多种具有复杂拓扑结构的蛋白质🦸♀️,包括轮烷、打结蛋白质👈🏻、套索蛋白质,蛋白质索烃等。张老师课题组还发展了可同时结合缠绕和催化的“活性模板”法,可一步合成异质索烃🕸,并可精确控制每一个环的大小和结构☆。通过对若干模型蛋白拓扑结构的研究,我们发现拓扑结构可显著提升蛋白的稳定性和耐酶切稳定性、抗变性💂🏿♂️☦️、抗聚集能力🧙♂️,展示其在蛋白质药物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