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冥想的生物学机制及基于精准检测的整合干预精神疾病 主讲人🐵:崔东红 研究员 主持人:曹晓华 研究员 开始时间:2021-10-08 10:00:00 讲座地址📐:中北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一楼报告厅 主办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 崔东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研究员。200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精神卫生系,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精神卫生系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心完成博士后研究⛏。现任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上海交大医学院985精神疾病样本库主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特聘教授,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精准医学项目“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多模态精准诊疗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基础与临床分会(CSNP)常委、CSNP神经调控联盟主席🧥、上海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妇女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三八红旗手。《General Psychiatry》等刊物编委。她长期从事精神疾病临床基础科研🔐,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分裂症及双相障碍等精神疾病分子机制及生物标记物研究,以及冥想调控脑-体机制研究,近年来开展了精神疾病基于精准检测的非药物整合干预的探索🫓。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精准医学项目1项,参与科技部“精准医学”项目多项。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数个新的精神疾病易感基因,发现预测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代谢不良反应的生物标记物,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如《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Molecular Psychiatry》、《Cerebral Cortex》等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参编各类学术专著5部🙇♀️,新近主编我国首部从科学角度系统介绍冥想的《冥想科学基础与应用》🏠。
报告内容: 由于目前压力急剧增加,抑郁焦虑现象加重。因此,作为解压的有效方法,冥想越来越多地受到大众及学术界尤其是脑科学界的关注🐻,目前研究比较多的集中在冥想的生理、心理作用🧔🏻♂️,即冥想的应用✖️,但对冥想的理论探索和生物学机制研究不够🦨。讲座主要介绍1、冥想影响注意🙅♀️、情绪👨🏿🚒、自我意识🔗、心-脑轴等方面的脑机制;2🕚、介绍冥想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3👩🏿🦲、精神疾病非药物治疗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