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超冷原子气体的量子少体问题 主讲人:檀时钠 教授 主持人🤷🏻:董光炯 教授 开始时间❓:2020-10-15 14:00: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光学大楼B225会议室 主办单位: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人简介🧑💼: 檀时钠,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曾获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硕士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先后在华盛顿大学核理论研究所、耶鲁大学物理系任博士后。2010起在佐治亚理工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副教授。2018年起在北京大学任终身教授。曾因其在冷原子领域的工作获得过美国物理学会George E. Valley, Jr. Prize,欧洲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 Award,美国Alfred P. Sloan Fellowship,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CAREER Award, APS Fellow等荣誉。
报告内容: 当一些中性原子被降温到极低的温度🧑🏽🎤,只有一开尔文的百万分之一或十亿分之一的数量级,极其接近绝对零度🦹🏼♂️💁🏼♂️,由于原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变得比原子间的范德华力的力程更长很多,原子之间的等效相互作用就简化了。不再需要考虑详细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只需要考虑一些“低能等效参数”🔴,例如“两体散射长度”(一个量子力学概念),就能以很高的精度描述两个、三个或多个超冷原子的量子力学行为。本报告将不仅介绍两体散射长度的概念🧑🦽➡️,还把它推广到三个原子的散射情形中🧙🏼♀️。尽管三体问题往往没有解析解,我们可以用适当的小参数来对波函数进行渐近展开👨🏽⚖️,得到对低能量三体问题的一些精细理解👨🏿🔬🪳。这种理解🧘♂️🚵🏼,对于理解多体问题也是重要的。可以把少体问题的解在一些情况下视为构造量子多体理论的基石。本报告还将介绍若干个有趣的少体物理现象,其中有的还只是理论预测🤵♀️、尚未被实验实现。尽管本报告主要是讨论冷原子🤜🏿,一些基本概念(例如散射长度)也适用于其它的物理领域,例如核物理🧑🏿🏫、粒子物理、对材料的中子探测🆗。超冷原子气体本身的应用价值包括超精密原子钟、量子模拟、甚至量子计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