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醛类物质、氧化应激与缺血性心脏病 主讲人:孙爱军 教授 主持人:杨海波 教授 开始时间:2020-10-14 10:00:00 讲座地址🧑🏻🦽➡️:中北校区化学馆A305 主办单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 孙爱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美国心脏协会委员(FAHA)、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FESC)💥。主要从事心力衰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Circulation💆🏻,Cir Res等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主持10余项国家级、上海市基金。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等科技奖励或荣誉🧑🏻🎨🕳。主要从事心力衰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了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导致心力衰竭的新机制,拓展了传统观点;阐明了线粒体关键酶发挥心肌保护、延缓心衰进展的新机理♻。
报告内容🤜🏻: 孙爱军教授致力于心力衰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此次报告中,孙爱军教授将围绕乙醛脱氢酶2(ALDH2)及线粒体代谢,详细介绍其团队近年来对各类心肌损伤保护及细胞修复的系列研究成果。将具体阐述ALDH2作为线粒体内一种重要的醛类氧化酶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LDH2能够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是心力衰竭和心肌疾病的保护因子;ALDH2能够减少体内的氧化应激,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增加斑块的稳定性,减少心肌梗死🚡📟。而ALDH2缺失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减少心肌细胞存活,抑制血管新生🏌️♂️,加剧缺血👩🏽🎓,导致心肌损伤从而诱发各类心肌疾病☢️。此次报告将进一步揭示cheatocin通过干预线粒体代谢有望作为心衰治疗的新药物👉🏿🧗♀️,提出了改善能量代谢储备及代谢微环境提高干细胞移植疗效的新思路,展示其团队在心衰疾病机制研究的临床转化及推广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