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气候变化与尼罗河三角洲早期农业文明的演替 主讲人:陈中原 教授 主持人:吴 辉 教授 开始时间:2019-10-21 14:00: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B101报告厅 主办单位🧑🏼🏭: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陈中原,男☑️,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 美国Smithsonian研究所博士后;墨尔本大学fellow;任国际Geomorphology学报主编,国际地貌学会(IAG)中国国家代表🐦🔥,在国际LOICZ-海陆相互作用和国际EMECS-海湾环境管理委员会任科学决策委员会委员,是APN亚洲大河三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开展长江、尼罗河等河流—三角洲地质地貌🚵♂️、环境考古🤽🏽♂️、沉积与沉降、气候与海平面以及人类活动等的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包括:Nature和Geology等。在国际核心刊主编9本河流-三角洲专辑(Special Issue)🧑🏼🦲;成果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1)。 报告内容: 世界上尼罗河三角洲的文明几乎无人不晓🪽🛞,无人不知。从史前的法老社会演替到希腊、罗马时代的文明👛,从阿斯旺谷地卢克索神庙及孟农巨像等🎈、到开罗金字塔、以及三角洲大型水利工程🤷🏻,以及当前仍然保留着原始生活习性的古埃及村落,跨越了人类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穿越了早期农业文明的时光,点亮了现代社会对我们祖先的崇敬之意。有意思的是💎🦸🏽♀️,当您翻开古埃及文明之巨书🚡,可以发现众多的成果都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考古学的研究和分析带有神秘的宗教和传说色彩👨🏻💼,而从自然科学出发的成果不占主导位置。 本次学术报告是从地理学角度(自然地理和地貌学)出发,结合环境考古学,依据自然科学“以证据为重”的原理🙇🏿,展示尼罗河三角洲7千年以来的气候演变和早期农业文明的证据🪢,着重探讨不同时间尺度(千-百年)气候变化的规律🧔♂️🤴🏽、及其对农业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影响。讨论重点为🧗♀️:1)全新世尼罗河流域-三角洲气候变化规律🕟;2)尼罗河三角洲早期农业文明的证据;3)气候对早期农业文明的作用、或农业文明对气候适应性的过程和机理;最终力图重构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为我们现代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点滴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