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生态系统性状🥠🐞:联系传统性状与宏观生态学研究的桥梁 主讲人:何念鹏 研究员 主持人🏑:周旭辉 教授 开始时间6️⃣:2019-10-23 09:00: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资环楼352室 主办单位: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 何念鹏🤸🏻♀️,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研究内容与学术成绩𓀍👨🏿🏫:1)基于系统性采样新理念,构建了中国45个森林和45个草地生态系统6000多种植物叶-枝-干-根的配套性状数据库(China_Trait);2)在开展植物性状通体研究的基础上(叶-枝-干-根),发展了将个体水平测定性状推导至植物群落的新方法,拓展了植物群落性状研究新领域,探讨了多种性状从物种-功能群-群落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影响因素;3)原创性地提出生态系统性状(Ecosystem traits)概念体系,在群落尺度率先建立多种性状与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定量关系,开创植物群落性状研究的范例并为将群落性状纳入生态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连接传统性状与宏观生态研究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4)基于森林林龄和生物量关系的Logistic方程,自主发展森林固碳潜力模型(FCS model),并对中国森林2010-2050固碳速率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探讨🤽🏻♀️;5)较系统地开展了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温度变化响应的研究,在自主研发设备支撑下创建了“连续变温培养+自动连续测试”的Q10研究新模式⛅️,已成为国际上三种主要研究模式之一。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子课题、青藏二次科考子课题、参加重大基金项目2项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Trends in Ecology and the Evolution, Nature Geoscience, Global Change Biology, Journal of Ecology, Functional Ecology, Global Ecology & Biogeography,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 报告内容: 报告将详细论述原创性概念体系(生态系统性状📭,Ecosystem traits (ESTs))的定义🎬🥿、理论基础和时代需求⚒🏜,并结合中国区域的实测数据给出其应用案例👩🏻💼;在此基础上,将对生态系统性状对传统生态系统研究框架的潜在冲击,未来如何与通量、遥感和模型协同,更好地解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前瞻性探讨。 |